近日,陕西移动技术团队首创“覆盖空洞”识别方法并完成现网应用,验证准确率达95%以上,攻克业界普遍面临的网络“覆盖空洞”识别难题,为地下车库、电梯间、消防通道等信号盲区的有效识别和深度覆盖提供有力技术支持。
(陕西移动技术人员自主研发“覆盖空洞”识别方法)
在居民区、大型商超、办公楼宇等内部,由于建筑地形阻挡、信号传播损耗、设备故障干扰等因素,会导致部分区域成为网络弱覆盖区域或“覆盖空洞”,使用户端出现信号衰退、脱网,影响居民日常网络体验。利用传统基于MR/OTT等大数据手段,可根据网络弱连接时用户回传的信号强度、位置数据准确识别弱覆盖区域,但面临信号完全中断的“覆盖空洞”,用户端连接完全中断无法上报留痕,传统手段难以奏效,当前主要靠用户反馈或现场摸排发现,滞后性大、成本高昂且无法发现全网问题,一直是无线通信行业的痛点。
针对此类影响民生感知的网络覆盖问题,近年来,陕西移动积极响应工信部“信号升格”专项行动,认真落实中国移动(600941)“重点场景覆盖盲点”整治任务,在省内集中开展了“物业点深度覆盖提升绿化”专项行动,持续推进网络深度覆盖。为了全面提升对网络覆盖问题的洞察识别能力,陕西移动组建专家技术团队,耗时4个月,突破常规采用逆向思维,寻找用户“消失”前的网络痕迹,并将业务与大量网络信号数据反复比对分析验证,自主研发了“基于信令多维特征+信号时序特征+高置信空间聚类的覆盖空洞识别方法”,目前已完成15项识别算法开发及12轮次迭代调优。
陕西移动技术专家张立杰介绍:“我们抓住手机通信断连前后的状态变化特点,把信令在时间、空间等多个维度的特征,运用到判断通信中断过程中,开发出专用的AI识别模型,从海量的数据中‘还原’出覆盖盲点,成功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‘覆盖空洞’识别难题。目前,该方案已经在全省部署落地,实测验证效果很好。”
(工作人员利用数据识别网络“覆盖空洞”及弱覆盖区域)
7月底,陕西移动技术团队通过“覆盖空洞”识别新技术,发现“中建群星汇”社区存在信号盲区,用户进入深度区域终端随即脱网。通过设备更换和覆盖调优,该区域覆盖率由83.14%提升至99.31%,上下行测试速率均达标,有效提升用户网络感知。
经沟通了解,用户张先生反馈说:“前一段时间开车转过这个弯车机就断网,电话老是中断,不知道是什么原因。经过移动工作人员维修,车位附近信号变好了,现在用网方便多了。”
(陕西移动工作人员在地下车库开展网络质量优化)
通过该创新技术的应用,目前陕西移动已对全省15余万物业点、320余万栋建筑物进行“弱覆盖+覆盖空洞”问题全面发现,并聚焦居民区、商超、医院等重点场景问题区域纳入分级处置体系,聚合省市县三级力量,通过“结构优化、参数调整、天馈优化、设备增补”等组合策略加速推动问题解决。
该技术应用是陕西移动利用创新手段破解民生痛点难题、推动民生诉求有效解决的一大创举。后续,陕西移动将持续推进技术迭代和推广,为保障用户感知、助力网络转型升级、推动信号升格行动落地贡献创新动能。
启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