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在CBA场均只拿4分的“板凳哥”,竟然能狂揽2500万顶薪,还抱得美人归,娶了个比自己矮68厘米的娇妻!这不是段子,这是真事儿,主角叫张兆旭,一个被贴上“离谱”标签的篮球大个子。咋回事儿?别急,咱慢慢聊,看看这哥们儿咋把人生玩得这么“出圈”!张兆旭,1987年出生在山东烟台,家里全是大学教授,妥妥的书香门第。小时候他是学霸,初中成绩全校第一,眼瞅着要进重点高中。
可谁成想,15岁那年身高“嗖嗖”窜到2米,体校教练眼都亮了,硬拉着他去打球。他心里那叫一个纠结,但一上场,扣篮、盖帽,爽得飞起!他果断扔了录取通知书,进了体校。这波操作,简直是“身高决定命运”的活教材啊!这哥们儿不简单,19岁时在家自学SAT,硬是考上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,还拿了全额奖学金!一边读书一边打球,牛得不行。可到了美国NCAA赛场,现实狠狠扇了他一巴掌。2米21的身高是优势,但速度慢、进攻糙,被对手耍得团团转。第一年没上场,第二年场均才4.5分钟,妥妥的替补命。
展开剩余75%他终于明白,篮球这碗饭不好吃,2009年灰溜溜回国了。2010年,张兆旭加盟上海大鲨鱼队,开启了11年的“蓝领”生涯。他不咋得分,巅峰也就11分7.8篮板,但防守端简直是“定海神针”。新秀年场均1.8次盖帽,第三年直接飙到2.9次,三次拿下CBA盖帽王!有专家分析,内线防守是球队的命脉,张兆旭这种大个子,站那儿就是震慑力。虽说球迷老吐槽他“数据拉胯”,但教练知道,有他在,对手内线别想轻松得分!可好景不长,2019 - 2020赛季,张兆旭在体测中腰部重伤,差点挂了球鞋。
他气得不行,公开吐槽CBA体测制度,觉得深蹲测试对2米2以上的大个子就是“折磨”,根本不科学。这番话炸了锅,直接引发讨论。结果,第二年联赛真改了规则,取消了2米05以上球员的深蹲考核。这事儿让人佩服,他不光是为自己,也是为同行们争取了一份公平。2021年,34岁的张兆旭状态下滑,场均4分3.9篮板,上海队直接放弃了他。谁知,天津队杀了出来,甩出两年1200万顶薪合同!这操作,简直让球迷炸了锅:“就这数据,值这么多钱?”有调查显示,CBA高个球员稀缺,身高2米2以上的更是凤毛麟角。
天津队看中的,是他的经验和防守,哪怕数据不好看,也能帮球队稳住内线。我觉着,这事儿争议大,但职业体育嘛,稀缺性有时候比数据更值钱。更“离谱”的还在后头。2023年,张兆旭在天津队只打了两年,球队居然为他退役了55号球衣!要知道,这可是CBA的顶级荣誉,一般得是队史传奇才行。他数据平平,效力时间也短,这决定咋回事儿?据说,天津队感激他在低谷期的贡献,想借此立个“文化标杆”。我觉着,这事儿两面看,一方面是情义,另一方面也确实让人疑惑,退役球衣的标准是不是该更严点?
球场上的张兆旭够“离谱”,情场上更是“人生赢家”。2012年伦敦奥运会,他随中国男篮出征,偶然在食堂认识了志愿者刘玥彤。她才1米53,踮脚都到不了他胸口,可两人聊《三体》、侃量子物理,聊得那叫一个投机!身高差68厘米,咋处?外界闲话一堆,但两人不care。她给他做加长灶台,他弯腰帮她系鞋带,日子甜得像蜜。这画面,咋看咋暖!这对“最萌身高差”还不止甜了自己。2015年,他们在上海参加了个“跨越差异,拥抱爱”的公益活动,分享生活小事:刘玥彤给张兆旭设计高个子专属用品,他为她定制低矮家具。
活动火了,媒体争相报道,社交平台上粉丝直呼“被治愈”,有数据称,当时相关话题阅读量破千万。这事儿让人感慨,身高差咋了?爱对了人,啥都能跨过去,还能给社会撒点正能量,挺好!如今,张兆旭一家三口过得美滋滋。他们的女儿遗传了老爸的身高基因,长得那叫一个快。张兆旭退役后,摇身一变成了“女儿奴”,赛场上的硬汉,回家秒变温柔奶爸。刘玥彤也放弃了教师工作,专心陪着他打拼。两人身高差虽大,但心贴得近,生活里全是小细节:他低头听她唠嗑,她垫脚给他擦汗。这日子,咋能不让人羡慕得牙酸呢?回头看张兆旭的职业路,数据确实不咋亮眼,场均4分咋看都不值2500万。
可职业体育不光看得分,防守、经验、稀缺性,都是“无形资产”。有篮球评论员说过,CBA很多球队缺的就是这种“内线屏障”,张兆旭的存在,给了弱队一丝喘息的机会。咱老百姓看球,爱看得分秀,可幕后价值,也得有人懂不是?这点上,我觉得他的顶薪,有争议但也有道理。张兆旭这“离谱”人生,愣是活成了传奇。据最新数据,CBA顶薪球员平均年薪已超800万,他的故事,告诉咱普通人:不一定非得光芒万丈,找到自己的价值,就能活得精彩!
发布于:云南省启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